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21
支票与汇票虽然都属于委付证券,但在立法上存在着较多差异。许多国家都将支票与汇票、本票分开进行单独立法,即所谓的票据立法中的"分立主义"立法例。
我国《票据法》虽然统一立法了汇票、本票和支票,但对支票作出了较多的特殊规定,体现了支票与汇票的不同。
支票的出票行为与汇票、本票的出票行为在形式上是相同的,都是指出票人作成票据并交付给收款人。然而,从内容上看,支票的出票与汇票、本票不同。汇票的出票是指委托付款人向收款人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行为,本票的出票是指出票人表示自己承担支付本票金额债务的票据行为,而支票的出票则是指出票人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无条件向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行为。
从票据法理论上来说,支票的出票是指出票人在支票上记载法定事项并签章后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它是创设支票关系的基本票据行为。
由于支票以银行机构为付款,其基本作用为即期支付工具,因此,支票的出票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其一,支票的出票以出票人与付款银行之间的账户合同关系为基础。支票关系建立在出票人与其开户银行之间的资金关系基础上,支票出票以出票人与其开户银行之间的账户合同关系为基础关系。根据我国有关的票据法规,支票的出票人只有在与付款银行之间具有真实的资金关系,在付款银行存有"可靠的资金"的情况下,才可签发支票,法律禁止透支签发超过其在付款银行实有存款的空头支票。
其二,支票在记载事项与格式上不同于汇票。按照多数国家的票据法,支票上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通常少于汇票和支票,通常允许由出票人授权后手持票人补记支票金额,且不以收款人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这些规则均便于支票的出票和使用。按照我国票据法规定,支票上的金额可由出票人授权持票人补记,支票可以不记载收款人成为无记名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