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不当得利的法律途径与方法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法律知识

处理不当得利的法律途径与方法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3-21

 
345320

不当得利的法律处理及返还义务

不当得利的定义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例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情况。

不当得利的债权债务关系

在不当得利的情况下,取得利益的人被称为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被称为受害人。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不当得利的法律效力

一旦不当得利成立,当事人之间即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受害人有权要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而受益人有义务返还不当得利。受益人返还的范围取决于其是否善意取得利益。

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

如果受益人是善意的,即在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合法根据,那么其返还的范围仅限于现存的利益。如果利益已不存在,受益人不需要返还。现存利益不仅限于原物的固有形态,如果其财产价值仍然存在或可以代偿,仍然属于现存利益。

恶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

如果受益人是恶意的,即在取得利益时明知没有合法根据,那么受益人应当返还其所得的全部利益,即使利益已不存在,受益人也应负责返还。

部分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

如果受益人在取得利益时是善意的,但后来变为恶意,那么返还的范围应以恶意开始时的利益范围为准。
延伸阅读
  1. 拾得遗失物不归还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2.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定义与特征
  3. 不当得利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4. 债权的法律解释和分类
  5. 投资不成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教师资格证借给别人办资质需要承担责任吗
  2. 山西阳曲县法院调解:韩某夫妇应赔偿张某1200元损失
  3.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4. 老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
  5. 收支性融资风险的规避策略
  6. 补充责任与连带责任的区别
  7. 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及其计算方法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