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假冒产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损害赔偿法律知识

如何应对假冒产品?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8-28

 
340574

假冒产品的赔偿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法律保护。如果购买的商品是假冒产品,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退款,并要求支付价款三倍的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以下是假冒产品的赔偿方式:

1. 增加赔偿金额: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金额,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如果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最低赔偿金额为五百元。

2. 依法规定的其他赔偿方式:根据其他法律规定,也可以采取相应的赔偿方式。

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方法

为了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提高认知能力

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应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多观察商品,对于不清楚的品牌可以选择不购买或在手机上进行查询,以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提高法律意识

如果发现购买的商品是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应善于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服务热线,寻求法律支持和帮助。

学习和传播知识

消费者应该善于学习相关知识,并将所学知识传播给亲朋好友。可以向他们讲述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并提升他们的鉴别能力,以共同抵制假冒伪劣产品。

认定假冒伪劣商品的五种证据

1. 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分为质检部门的检验报告和商品生产厂家的检验报告。根据法律规定,只要抽样送检的商品被质检部门或商品生产厂家的检验报告认定为不合格或假冒商品,这两种检验报告的结论都可以作为认定假冒伪劣商品的证据。但是,在使用商品生产厂家的检验报告认定商品质量时,应严格审查其他相关证据,以防止因虚假检验报告影响案件质量。

2. 上级工商部门的检查通知

当企业发现市场上有假冒其商品的情况时,会向当地工商部门举报。如果上级工商部门查证属实,并下发检查通知要求下级工商部门对涉案商品进行查处,那么行政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只要发现涉案商品符合通知所指的问题商品,就可以直接认定该商品为假冒伪劣商品。

3. 商品包装、装潢等与正品的显著差异

由于制造工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假冒伪劣商品的包装、装潢等与正品会有明显差异。执法人员可以通过固定两种商品标识的证据,并指出它们之间的显著差异,来证明该商品属于假冒伪劣商品。

4. 现场检测报告

许多工商部门配备了食品快速检测设备,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还配备了检测车等设备。在办案过程中,执法人员可以使用这些设备对涉案商品进行现场检测,检测结果可以作为认定假冒伪劣商品的直接证据。

5. 主动承认违法事实的询问笔录

对于案值小、违法情节轻微且涉案商品的包装、装潢等与正品标识差别不大的案件,如果询问涉案人员时有两个以上人员主动承认涉案商品属于假冒伪劣商品,该证据可以作为认定假冒伪劣商品的直接证据。

产品质量热门知识

  1. 国务院法制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人就《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答记者问
  2. 产品缺陷与赔偿责任
  3. 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售卖三无产品被起诉至法院,法院会如何判决?
  5. 食品安全问题惩罚性赔偿是合理的吗?
  6. 外出就餐吃到异物得10倍的赔偿吗
  7. 点外卖吃坏了肚子商家不承认如何维权
产品质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