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24
在2008年7月,一位年近七十的陈某骑着二轮摩托车经过某村的道路时,由于连续几天的大雨和暴晒,道路突然凸起,导致陈某和摩托车一同跌入路边的水坑中,经抢救无效后不幸身亡。随后,死者家属将村路管理者某村告上法院,要求该村赔偿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后,交警赶到现场进行勘察,并出具了道路外交通事故认定书。根据认定书,陈某未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穿着拖鞋驾驶未依法登记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未能确保安全。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因此应当对事故的全部过错负责。
针对这个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为交警的责任认定具有法律效力。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在这个案件中,年事已高的陈某穿着拖鞋驾驶无牌无证的二轮摩托车,本身存在过错,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因此,在民事诉讼中,应以交通事故认定书为主要依据,该村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还有人认为,尽管陈某违反了交通安全法规,在本次交通事故中应当承担全部过错责任,但是该村作为村路的管理者,对村路承担着管理责任,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交警出具的认定书是交警行政行为的体现,而死者家属提起的是民事赔偿诉讼,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在民事诉讼案件中,交通事故认定书仅作为证据之一,应当由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采信,不能作为划分民事赔偿责任的唯一依据。在这个案件中,陈某违规驾驶,存在过错,但是该村作为村路的管理者,应当履行维护和管理村路的义务。交警对陈某的责任认定并不能免除该村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该村应当对陈某的死亡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