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损害赔偿中的间接损失:权益保障与法律救济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财产清查法律知识

财产损害赔偿中的间接损失:权益保障与法律救济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2-05

 
335943

财产损害赔偿中的间接损失

在财产损害赔偿中,对于间接损失的认识和计算方法存在不同观点。

间接损失的定义和特征

间接损失指的是加害人侵害受害人财产所有权,导致受害人未来财产利益在一定范围内受损的情况。间接损失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 间接损失是一种未来可得利益的减少,在侵害行为发生时,它只是可能获得财产的可能性,而不是实际利益。
  2. 这种未来利益的丧失是实际意义上的,而不是抽象或假设的。
  3. 这种可得利益必须是在受损财物的直接影响范围内,超出该范围则不能视为间接损失。

间接损失的产生机制

间接损失是非法行为对处于增值状态的财产所造成的损害。增值状态的财产指的是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生产、经营资料形式出现的财产,而不是处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产。增值是通过人的创造与财产结合的生产、经营关系产生的。因此,间接损失的产生机制是非法行为破坏了生产者、经营者无法正常利用财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导致可得利益减少和丧失。

间接损失赔偿的含义

对于财物损害中的间接损失赔偿,并不是对财物价值损失的赔偿,而是对财物所有者因遭受损害而未能创造出新价值的损失进行赔偿。间接赔偿是对人的损失进行赔偿,而不是对物的损失。

适用间接损失赔偿的情况

原则上,只要存在间接损失,就应当进行赔偿。有人认为,《民法通则》第117条第3款中的“其他重大损失”指的是只有重大的间接损失才应当赔偿,而一般的间接损失不需要赔偿。然而,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财产损害赔偿的原则是全额赔偿原则,如果对一般的间接损失不予赔偿,就违背了全额赔偿原则,也不公平对待受害人。适用间接损失赔偿的情况包括:

因此,适用财产间接损失赔偿并不仅仅取决于侵权行为的方式和侵害对象的种类,而是取决于侵害行为导致受害人可得利益的丧失。只有掌握这一基本标准,才能准确确定间接损失赔偿的情况。

延伸阅读
  1. 产品责任保险: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2. 消费损害赔偿的必要条件和范围
  3. 合同纠纷的法律后果
  4. 房屋质量问题的处理方式
  5. 轻伤赔偿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股权质押需经其他股东同意吗
  2. 土地开发股权转让的合法性
  3. 企业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区别
  4. 财产清查的法律方法
  5. 股权质押合同是否需要贴花?
  6. 固定资产构成上作假方式主要有:
  7. 公司股权变更怎么办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