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3-13
死亡赔偿金是损害赔偿的一种,应当遵循损害赔偿的一般原则。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是,只有当受害人遭受了损害,且该损害是受法律保护的权益,才应当给予赔偿。因此,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应当根据谁受到了损害、谁的损害更大而给予相应的补偿。
安葬费是死亡赔偿金中的第一顺位,赔偿义务人应当首先考虑对死者的安葬。安葬费用由赔偿义务人支付给实际负责安葬的人。如果死者的遗体已不存在或无法找到,就不存在安葬费用的问题。
被扶养人生活费居于丧葬费之后,即在考虑死者安葬之后,优先考虑死者生前被扶养人的生存问题。根据法定的计算方法,从赔偿金中列出被扶养人的生活费,由被扶养人享有。
其他损失费包括直接受害人产生的合理费用(如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食宿补助费等)和间接受害人在理赔过程中产生的合理费用(如误工费、交通费、食宿补助费)。如果这些费用是间接受害人自行垫付的,赔偿义务人应当将这些费用支付给实际垫付人。
狭义的死亡赔偿金的分配是死亡赔偿金分配中的核心问题。根据继承顺序,狭义的死亡赔偿金权利主体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则为第二顺序继承人,以此类推。但是,同一顺序的狭义的死亡赔偿金权利主体是否平等享有分配权以及与死者同财共居的、受死者扶养的人是否享有分配权是有争议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狭义的死亡赔偿金应当确认为对未来收入损失的赔偿,属于财产损失赔偿。因此,狭义的死亡赔偿金的分配不应当完全按照遗产继承分配原则进行。根据假设推理,可以清晰地看到,与死者同财共居的人是受害最深的,因为他们失去了与死者共同生活所带来的收益。因此,在分配狭义的死亡赔偿金时,应当优先考虑与死者同财共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