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撤柜后员工的赔偿申请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法律知识

店铺撤柜后员工的赔偿申请

点击数:75 更新时间:2024-05-26

 
328692

店铺撤柜员工的赔偿问题

根据具体情况,公司在撤柜后应如何赔偿员工有所不同:

1. 解除劳动关系

如果公司撤柜导致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公司应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公司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则还需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2. 安排其他工作

如果双方同意由公司安排其他工作而不解除劳动关系,公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如果雇主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每月工资的两倍。如果雇主违反法规未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订立之日起应向劳动者支付每月工资的两倍。

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享有以下权利:

(1) 安全权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 知情权

消费者享有知悉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 选择权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4) 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得到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5) 求偿权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 结社权

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 获取知识权

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8) 受尊重权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 监督权

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利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消费者维权的方式

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正确维权:

1. 协商和解

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互相交换意见,协商解决争议。

2.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消费者协会是专门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群众性组织,有职责保护消费者利益。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并请求调解,调解过程应遵循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3. 向行政部门申诉

在与经营者协商无果时,消费者可以直接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诉。这种方式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保护消费者的行政机关主要包括工商、物价、技术监督、商检、医药、卫生、食品监督等机关。

4. 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消费者与经营者可以达成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相关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5. 向法院提起诉讼

向法院起诉是解决消费争议的司法手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可以得知,如果公司撤柜导致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公司应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公司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则还需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延伸阅读
  1. 员工个人原因辞职的情况下是否能获得经济补偿金
  2.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
  3.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4. 被降职离职后的补偿问题
  5. 用工单位辞退员工是否应该支付补偿金

消费者权益法热门知识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及“知假买假”者的索赔权保护
  2. 实体店退换货法律规定
  3. 医护员工被裁员后的维权途径
  4. 公司解散员工的赔偿问题
  5. 融资公司倒闭员工会被抓吗
  6. 没有签合同被辞退如何赔偿
  7. 双十一卖家虚假活动怎么赔偿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高级技术人员竞业限制协议范本
  2. 会计人员竞业限制协议范本
  3. 涉外员工—竞业限制协议范本
  4. 针对技术人员—竞业限制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