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死亡赔偿案件民事判决书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案例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死亡赔偿案件民事判决书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2-11

 
322094

[2006]射民一初字第889号

江苏省射阳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原告杨×与被告射阳县×医院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案

原告杨×,女,1953年2月13日出生,汉族,干部,住射阳县合德镇新四村196号。

被告射阳县×医院,法定代表人杨××,院长,委托代理人张××,副院长。

本院于2005年12月19日作出[2004]射民一初字第2193号民事判决,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1640元、交通费1504.7元、住宿餐饮费1412.8元、文检鉴定费10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29328元、死亡赔偿金167712元,合计202317.5元(重审注:合计应为202597.5元)。被告不服,提出上诉,盐城市中级法院于2006年3月10日作出[2006]盐民一终字第293号民事裁定,以原判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为由,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本院于2006年4月17日重新登记立案,由副院长王宇华、民一庭庭长周彦河、民一庭审判员王正秀另行组成合议庭,于2006年5月19日上午公开开庭重新审理了本案。本案现已重审终结。

一、案件背景

原告杨×在原审中诉称:2004年5月25日下午5:45,原告丈夫刘洋因腹部不适,到被告医院就诊,告知医生跌跟头、脾肿大。医生起初检查不全面、诊断错误,耽搁了腹内大量出血的治疗时间,导致刘洋手术后于次日凌晨4:35死亡。被告的医疗措施存在明显过错,与刘洋死亡具有直接因果关系。故要求被告按照《民法通则》和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规定的赔偿项目、标准,向原告赔偿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含餐饮费)、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死亡赔偿金等损失合计265995.6元。

被告县×医院在原审中辩称:被告为患者刘洋诊疗过程中无医疗过失行为,处治及时,诊断准确,手术无误,患者因自身不可逆转的病情恶化而导致死亡。因诉讼中已经鉴定为医疗事故且医方承担主要责任,故被告同意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赔偿项目、标准,赔偿医疗费6880.5元、交通费1880.88元、住宿费1766元、丧葬费30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按最长赔偿年限6年算)43992元之和57519.38元的70%即40263.56元。被告不同意按照《民法通则》和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的规定支付死亡赔偿金。

二、审理过程

本案原告杨×及其代理人丁××,被告代理人张××、任××,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经过重审终结。

三、事实认定

本案重审中,原、被告双方对下列各节事实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

一、关于患者刘洋的身份。刘洋,系原告杨×丈夫,生前担任县规划建设局建设科负责人、县城市规划办公室党支部书记。

二、关于刘洋就诊的经过。据省医学会出具的江苏医鉴[2005]130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记载:

患者刘洋,男,51岁,因上腹部外伤于2004年5月25日17:50左右去县×医院门诊就诊,后由门诊转急诊,查体:BP:90/60mmHg,P:9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澎隆,肝肋下未及,脾肋下6cm,质韧,肝区扣痛(-),腹水症(±),剑突下轻压痛。当日20:45因左上腹痛伴晕厥4小时,腹痛加剧伴心悸、胸闷1小时予急诊住院,入院后查体:BP:80/30mmHg,HR84次/分,脉弱不可及,神志淡漠,腹澎隆,左上腹剧烈压痛,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不凝血。B超提示腹腔积液。血常规血小板25×109L,于21:15急送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血约7500ml,脾胃韧带上缘见血管喷涌样出血,胃短血管撕裂出血,乃行出血血管结扎及脾脏切除术,并予输血3600ml,输血小板4u。次日2:30返回病房,予扩容、抗肾衰、保肝治疗,患者于4:33死亡。死亡诊断:胃短血管撕裂出血伴急性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急性肝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肝炎后肝硬化,脾肿大伴脾机能亢进。

三、关于被告县×医院的医疗过失。市、省两级医学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分析意见、结论均一致,但市医学会出具的盐城医检[2005]38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的分析意见较为详细。其中记载:

1、县×医院存在以下医疗过失行为:⑴根据省高级法院文检鉴定的时间为晚上10:30,从就诊至进手术室的时间共约4小时左右,延误了外伤性胃短血管撕裂出血手术止血的最佳时间;⑵术前数小时未采取行之有效的抗休克治疗;⑶首诊询问病史不详、无病历记载;⑷术前对腹部外伤史未引起足够重视;⑸有病历涂改可能。

2、上述医方存在的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的死亡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3、患者原患肝炎后肝硬化、脾肿大、脾亢、外伤性胃短血管撕裂出血,手术风险大,是术后患者的死亡因素之一。考虑上述因素,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对患者的死亡承担主要责任。

四、法律适用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被告县×医院应当按照该条确定的赔偿标准予以赔偿原告杨×的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丧葬费。

对于精神损害抚慰金项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第(十一)项作了明确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计算公式是:本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本案中,可参照2004年度本省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数据7332元)×赔偿年限,赔偿年限≤6年。

对于原告杨×诉讼请求之中,对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没有规定的赔偿项目,即“死亡赔偿金”项目,被告县×医院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以及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确定的赔偿标准予以赔偿。

五、裁判结果

被告县×医院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的具体规定,承担与其医疗过错程度相适应的民事侵权赔偿责任。根据上述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本院裁定如下:

1、被告县×医院赔偿原告杨×医疗费6880.5元、交通费1880.88元、住宿费1766元、丧葬费3000元。

2、被告县×医院赔偿原告杨×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本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7332元×赔偿年限(赔偿年限≤6年)计算。

3、被告县×医院赔偿原告杨×死亡赔偿金,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以及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确定的赔偿标准予以赔偿。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民法通则在赔偿项目和标准上的差异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法通则》在赔偿项目和标准上存在差异。前者的赔偿项目较少,其中最典型的缺少项目是死亡赔偿金;而相同或类似的赔偿项目,前者的标准大多低于后者。自2004年5月1日起,最高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进一步扩大了这种差距。这种法律适用的“二元化”现象,直接导致两种类型的医疗纠纷案件裁判结果明显不公平:医院过错较重的医疗事故案件赔偿金额较少;医院过错较轻的非医疗事故案件赔偿金额较多。这种不公平的处理结果违背了类似案件类似处理的裁判原则,违背了重错重处、轻错轻处的裁判尺度,违背了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降低了医疗纠纷案件裁判的群众认同度和社会公信力。法院应当根据法律精髓和群众要求公平对待的朴素情理,避免机械和恣意办案。

如何消解医疗纠纷案件法律适用的“二元化”现象

目前,医疗界倾向于一律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基层司法界倾向于一律适用《民法通则》和《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的解释》,法学界尚无定论,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也未作出明确规定。然而,法院不能因为某个争议问题缺乏最高决策机关的权威性结论而拒绝作出裁判,法院必须保障当事人就其争议能够及时获得裁判的权利。因此,法院在裁判医疗纠纷案件时应当以患者的生命健康权重于医院的运行发展权为价值基础,选择适用的法律依据和赔偿项目、标准应当有利于患者。在缺乏最高决策机关明确规定之前,法院应当以合乎法理、合乎情理的思路来裁判医疗纠纷案件。

司法判断的价值基础

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医院的宗旨是救死扶伤,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医院必须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权;从患者的角度看,医疗行为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和标准,不应少于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项目和标准;而从医院的角度看,医学具有特殊性,医疗具有风险性,医院具有公益性,赔偿项目增多、标准增高会增加医院的运行成本,不利于医院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因此,司法者在裁判医疗纠纷案件时的着眼点应当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根本价值,不能把牺牲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作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成本。

裁判医疗纠纷案件的具体方法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案件,特别是其中的死亡赔偿金项目,应当适用《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合乎法理。两种类型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应当统一,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各界共识。《民法通则》是基本法律,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行政法规,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法律。最高法院发布的《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中,使用的措辞是“参照”而不是“依照”或“按照”,给司法者留有适度自由裁量的余地。此外,该通知本身也突破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因此,法院在裁判医疗纠纷案件时应当以合乎法理、合乎情理的思路来选择适用的法律依据及其赔偿项目、标准。

医院解困的有效途径

为了解决医院面临的医疗纠纷问题,医院应当积极参加医疗责任保险。虽然医学具有特殊性、医疗具有风险性、医院具有公益性,但压低医疗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标准并不利于化解医患矛盾。医患矛盾的原因往往在于医护人员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患者的知情权不受尊重;病历书写不规范、保管不妥善,埋下纠纷隐患;医疗收费偏高、服务质量不高;以及患者不能客观看待病情等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与医院管理不力密切相关。为了化解医患矛盾,医院应当以病人为中心,除了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医疗水平、改进医疗作风、加强医疗责任等外,最有效的方法是参加医疗责任保险。通过医疗责任保险来分散医院和医生的执业风险,让患者及时获得足额的赔偿金,从而缓和医患冲突,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

裁判结果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告县×医院应当根据其医疗过错程度承担赔偿责任。根据被告的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的死亡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患者原患病因素也是导致死亡的原因等情况,可以酌定被告承担赔偿责任的比例为80%。

根据上述判断,被告县×医院应当赔偿原告的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丧葬费、文检鉴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和死亡赔偿金,合计为人民币204981.4元。此款应在判决生效之次日起10日内支付,逾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办理。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期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办理。

关于抚恤金的冲减问题

原告丈夫刘洋因公牺牲,县政府向其遗属发放抚恤金,这是国家对机关工作人员等优抚对象的法定优抚待遇。被告的侵权赔偿责任不应当冲减抚恤金。

综上所述,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通则》和最高法院的相关解释,判决被告县×医院赔偿原告的各项损失,合计为人民币204981.4元。

一审案件费用及分配

根据一审判决,本案的受理费为6500元,原告已预交。其他诉讼费为5310元,原告申请缓交至执行程序。合计费用为11810元,其中原告负担2709元,被告负担9101元。

二审案件费用及分配

根据二审判决,本案的受理费为6500元。被告在不服原审判决上诉时已预交6410元,因此由被告负担该费用。

上诉程序

如果对本判决不服,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次日起15日内,向本院民一庭递交上诉状及副本各1份,并上诉至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同时,还需向该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6500元。

审判人员

审判长:王宇华

审判员:周彦河

审判员:王正秀

日期:二00六年五月十九日

核对无异:书记员高素娟

参考文献

1. 陈永辉:《肖扬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学习会上强调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确保法院队伍社会主义政治本色》,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4月27日

2. 黄松有:《谈法律适用中的情理》,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2月26日。黄松有,时任最高法院民一庭庭长,后任最高法院副院长。

3. 王宇华:《医疗纠纷案件适用法律之我见》,载《健康报》2005年12月9日。

4.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6年5月9日发出卫医发[2006]169号《关于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通知》。

5. 刘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缘何被冷落》,载《健康报》2006年4月21日。

6. 2006年5月11日,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全国医院管理年工作会议上,归纳了当前医院管理四大问题:一是医院公益性质淡化,有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倾向;二是医院单纯注重硬件建设,忽视内部管理;三是医疗卫生队伍的职业道德和法制建设亟待加强;四是医疗质量管理薄弱,医疗安全存在隐患。

(注:本案判决处于上诉程序中)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九级伤残赔偿多少钱
  2. 医疗事故九级伤残赔偿多少元
  3. 关于***诉陕西***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医疗事故鉴定意见
  4. 医疗事故造成死亡可以主张死亡赔偿金吗?
  5. 医疗事故的责任等级及赔偿金额

医疗纠纷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案例——患者住院14小时,离奇死亡
  2. 原告刘某主张医疗事故责任
  3. 竹山法院受理胡月英医疗纠纷案件
  4. 医疗纠纷赔偿协议书范本
  5. 误诊引发的医疗赔偿案件
  6. 贵医附院护士站发生病人家属打砸事件
  7. 意外医疗赔偿标准是什么
医疗纠纷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