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赔偿程序的具体步骤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2-18
刑事损害赔偿的法定程序及流程
一、刑事赔偿的提起
根据中国国家赔偿法第20条规定,提起赔偿请求的人应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申请。赔偿义务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监狱管理机关。申请书以书面形式提交,目的是明确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之间的关系。如果请求人由于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原因无法书写申请书,可以委托他人代为书写,但必须有申请人和代书人的签名。提起刑事损害赔偿的法定前提条件是司法机关依法确认发生了错羁、错判或违法行使职权的法律事实。但是,对于上述错羁、错判的法律事实的确认,必须经过司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在司法机关未确认和纠正错误的刑事追究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自认为是无辜受害者,并要求国家进行损害赔偿。
二、刑事赔偿的受理
赔偿义务机关在收到申请人的赔偿申请书后,应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审查内容包括:⑴申请人是否具有请求权;⑵请求赔偿的事实和理由是否确实、充分;⑶赔偿义务机关是否正确;⑷申请是否在法定时效期限内提出。请求人必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两年内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申请。赔偿义务机关经过审查后,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处理。对于无请求权的申请人,应书面通知其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于不符合赔偿条件或不属于赔偿范围内的请求,应书面通知其不予赔偿,并说明理由;对于收到申请书的非赔偿义务机关,应告知其向正确的赔偿义务机关申请;对于申请书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或有遗漏的,应通知其限期补正;对于符合赔偿条件的,应将受理决定送达申请人。
三、刑事赔偿的决定
赔偿义务机关受理受害人的赔偿请求后,应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按照国家赔偿法第4章的规定作出处理决定并给予赔偿。关于赔偿方式,国家赔偿法未作具体规定。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由赔偿义务机关与请求人协商达成赔偿协议;二是由赔偿义务机关单方面决定是否赔偿,并裁定赔偿发生和金额。其中,协商方式有其优点,也符合中国的立法精神。综上所述,《国家赔偿法》对刑事赔偿作出了具体规定,对于促进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监狱管理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