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与抗诉:区别与解析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12-30
上诉和抗诉的区别
一、定义
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
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
二、区别
- 主体不同:
- 上诉的主体:刑事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独立、完整的上诉权;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有权提起上诉的主体仍然是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享有完整、独立的上诉权;被害人没有上诉权,但有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权利。
- 抗诉的主体:人民检察院对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情况下,有权提出抗诉。
- 理由不同:
- 上诉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不服就可以上诉。
- 抗诉必须是人民检察院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
- 提起方式不同:
- 上诉可以采用书状形式或口头形式。
- 抗诉必须提交抗诉书,不得采用口头形式。
- 上诉、抗诉的途径不同:
- 上诉的途径: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或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
- 抗诉的途径:必须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不得直接向第二审法院提出。
- 刑事案件上诉不加刑,但检察机关抗诉不受此限制。
- 上诉只能在一审判决未生效的上诉期内提出;检察机关抗诉分为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二审抗诉只能在抗诉期内提出,再审抗诉在判决生效后任何时间都可提出。
综上所述,上诉和抗诉在主体、理由、提起方式、途径和时间限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