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4-15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当然,如果其他法律有相关规定,将依照该规定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10月1日施行),第四条规定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行为中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这些人员将以滥用职权罪或者玩忽职守罪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5月15日起施行),第十五条规定了负有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工作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这些人员将以滥用职权罪或者玩忽职守罪定罪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年8月6日),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滥用职权案件的立案标准包括造成死亡、重伤或轻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严重损害国家声誉等情况。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玩忽职守案件的立案标准包括造成死亡、重伤或轻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严重损害国家声誉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