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09
行政赔偿案件的受案范围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了其他违法行为的范围,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和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行为,如果这些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且违反了行政职责,就构成了违法行为。
当赔偿请求人对行政机关确认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又决定不予赔偿,或者对确定的赔偿数额有异议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根据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这类诉讼。
根据第三条规定,如果赔偿请求人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了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三)、(四)、(五)项和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的非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人身权和财产权并造成了损失,而赔偿义务机关拒不确认致害行为的违法性,赔偿请求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根据第四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如果也有行政赔偿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一并受理。如果赔偿请求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必须以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为前提。如果赔偿请求人对赔偿义务机关确定的赔偿数额有异议或者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赔偿请求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根据第五条规定,如果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被作出最终裁决的行政机关确认违法,赔偿请求人可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要求。如果赔偿义务机关不予赔偿或逾期不予赔偿,或者对赔偿数额有异议,赔偿请求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根据第六条规定,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行政法规、规章或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这类案件不属于行政赔偿诉讼的受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