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4-01-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存在犯罪事实并且该犯罪事实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存在犯罪事实,但法律规定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则不能立案。以下情形之一符合时,不追究刑事责任,不能立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依刑法告诉乃论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被告人已经死亡;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司法机关对于控告、检举或者自首的材料,应按照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通知控告人、检举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但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应当立案。立案后,一般案件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开始侦查;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审理。如没有犯罪事实,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则不予立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应在7日内进行审查。如果认为应予受理,则立案;如果认为不应受理,则应在7日内通知原告,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