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1-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该罪名包括以下情形:
合同诈骗罪中,一种情形是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来实施欺诈行为。当被告人以不存在的单位名义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并以此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时,构成了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的另一种情形是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来实施欺诈行为。当被告人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合同的担保,并以此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时,构成了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的第三种情形是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当被告人没有能力履行合同,但采取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手段,以此欺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并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时,构成了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的第四种情形是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当被告人在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不履行合同义务,并以此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时,构成了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的最后一种情形是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当被告人采用其他方法欺骗对方当事人,以此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时,构成了合同诈骗罪。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经济诈骗罪的立案金额一般为3000元以上。只有当诈骗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三千元以上时,才能立案追诉经济诈骗罪。经济诈骗罪是一种类罪名,包括多个罪名,主要包括一般诈骗、合同诈骗和金融诈骗等。
本文所述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依据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