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9-05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刑法的规定,经营者不得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其中,所谓的“其他不正当手段”指的是除了秘密窃取、物质金钱和其他利益诱惑、以及恐吓、暴力威胁等手段以外的其他违法手段,只要这些手段足以获取商业秘密。
根据法律的规定,除了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之外的其他人,不得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在这里,所谓的“披露”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之外的其他人,对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进行告知他人或通过公众媒体公布的行为。
此外,如果第三人明知或应知上述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也将被视为侵犯商业秘密。同时,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违反法律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监督检查部门有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具体而言,有以下两种情况:
1. 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 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对于明知或应知上述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行为,也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罪,根据情节的轻重,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果该行为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特别严重后果,则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