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现象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商号法律知识

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现象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4-05

 
431265
商标权是指一定的民事权利主体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某个特定商标的资格或能力。商号权是商号所有人对其商号所享有的权利。从两者的定义可以看出,因为商号与商标的具有相似性,导致两者在使用上经常会发生混淆,从而引起商业主体利益上的冲突。

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客观上的混淆,不同商业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了经济秩序的打乱,进而产生了一种法律现象。这种混淆往往以持有合法权利的形式表现出来,即权利冲突的形式。而在解决权利冲突时,主观上的混淆是法律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商号权与商标权的现状

我国现行法律对商号权的保护存在不足。商号权没有被作为与商标权并列的知识产权来保护,而只被视为人身权中的企业名称。此外,我国的商号立法层次较低,导致商号保护力度不够。目前,商号权在与商标权发生冲突时并未明确具有"在先权"的地位。

商标和商号的法律规定缺乏协调。各国立法普遍对商标和商号进行协调规定,相互制约。然而,我国目前对企业名称登记和商标注册的规定分别由《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和《商标法》调整,这为恶意侵权行为提供了机会,加剧了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

现行的一些解决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规范,包括司法解释,尚未明确具体操作方法,缺乏可操作性。

解决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建议

灵活运用现有法律规定,保护合法的在先权利人的利益。在处理两权冲突时,特别是现有法律对在先商号权保护未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可利用《不正当竞争法》总则的规定来保护。对总则条款和诚实信用原则进行弹性解释和运用,是保护商号权人和商标权人合法利益的最后手段。

赋予商标和商号合理的法律地位。应改变传统观念,给予商号应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地位。这是解决商号权和商标权冲突的前提条件。建议在《民法通则》的知识产权一节中增加商号权保护的规定,同时从人身权一节中删除相关规定,以符合国际惯例和商业名称权的属性,完善我国的权利划分体系。

完善商号与企业名称的定位,提高商号的立法层次。只有提高商号的立法层次,才能增强企业和全社会对商号专用权的重视,加强行政和司法机关的执法力度,打击侵犯商号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借鉴国际做法,制定《商业登记法》等法律,对商号的取得、转让、评估、继承、侵权责任及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使商号的内容更加系统化。对那些经长期使用已上升为商品标识的商号,可在《商标法》或《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进行专门保护或规制。

构建统一的商号法律保护体系。在商号的法律保护中,应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自愿注册与强制注册相结合的商号使用原则,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赋予商号全国性的法律保护效力,消除商号保护在地域上的差异性。

注重商号权保护的法律协调。应加强各法律对商号保护的协调,除了在基本法中明确商号权的法律地位,引起人们对商号权的重视和法律意识外,还可改进《反不正当竞争法》,设定兜底条款,及时规范经济生活中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改进立法技术,以指导司法实践。明确将商号权作为在先权利之一。一方面,应明确界定在先权利的范围,包括他人或他人已享有的民法或其他知识产权法所规定的权利。另一方面,对在先权利的构成应有严格要求,非正当权利人不能主张在先权利。在解决两权冲突时,应将混淆危险作为条件,对商号的保护可以设定一定的要求,如物的标识使用和知名度等。同时,重视利益的平衡,除了保护在先权利原则外,还应注重公平和平等原则,避免偏袒一方。

延伸阅读
  1. 商号与商标冲突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有哪些
  2. 商号权的性质辨析及法律定位有哪些
  3. 如何保护商号权的知识产权
  4. 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5. 关于商号权的法律性质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热门知识

  1. 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现象
  2. 老字号的界定和含义
  3. 合作协议
  4. 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
  5. 域名的版权保护问题
  6. 裁判要旨
  7. 特许经营合同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