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侵犯的法律责任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1-21
商业秘密的保护与侵权责任
一、商业秘密的定义和特征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商业信息。商业秘密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 不为公众所知悉:商业秘密必须是秘密的,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由特定的人或少数人掌握或知晓,即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共渠道直接获取的。
(2) 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商业秘密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能够提高权利人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实现高额利润。
(3) 具有实用性:商业秘密是一种应用于生产实践、经营管理、商业行为中的具体的技术知识、经验和方法信息,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4) 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权利人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是保持商业秘密秘密状态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万无一失的,要求权利人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
二、商业秘密的范围和构成要件
商业秘密的范围相当广泛,任何与生产活动、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都可能构成商业秘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商业秘密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其内容宽泛,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况、产销策略、招标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商业秘密不同于专利,它可以是制造某种产品的技术诀窍或工艺方法,也可以是一种产品配方、商业经验、经营决策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不要求同时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也不仅仅局限于技术。
三、禁止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5年11月23日发布的《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禁止以下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1) 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 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上述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 违反合同约定或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4) 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5) 第三人明知或应知前述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四、商业秘密的保护与侵权责任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危害性。首先,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严重损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商业秘密是权利人投入了时间、资金和精力获取的,为了保持其秘密性,权利人还需要花费财力和物力。一旦商业秘密被他人非法获取、披露和使用,权利人将遭受巨大的损失。其次,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规则,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其目的就是掠夺他人的经济利益。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应依法承担以下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停止侵害、消除影响:禁止侵害者继续使用、披露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阻止商业秘密的扩散和传播。
2、赔偿损失: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赔偿额以被侵害者的实际损失为基础,包括现有和将来可预计的利润损失以及因侵权行为支付的合理费用。赔偿额可以根据侵害者在侵权期间获得的不当利润、商业秘密的可测量价值或一般许可使用费进行计算。
3、行政处罚:根据情节,监督检查部门可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处以罚款,罚款额为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4、刑事责任:情节严重,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商业秘密保护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各企业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部分企业对商业秘密的认识还较为淡薄,防范措施比较薄弱。其次,企业与企业之间对商业秘密的认定程度不同。再次,目前主要采取经济手段和内部保密制度来消极预防,合同手段尚未得到充分运用。最后,商业秘密的泄密渠道和种类较多,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控。为了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建议以下几点措施:加强企业对商业秘密的认识和培训,制定完善的保密制度和管理规定,加强内部保密工作;合理运用合同手段,明确约定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和违约责任;加强对人才流动中商业秘密的保护,建立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制度,明确人员离职后对商业秘密的限制和追责;加强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监测和打击,加大执法力度,及时处理侵权纠纷。综上所述,商业秘密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为了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需要加强企业的认识和防范措施,并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管理规定。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保护商业秘密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