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将于3月1日起施行,法律专家详解必知要点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2-01-19
公司混资无法区分时债权债务应如何认定
案情
原告与被告的关系
原告陈xx(化名)担任xx公司和aa公司的总经理职务。姚xx(化名)是这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大股东,两公司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且两公司的收入和支出已混同无法区分。
借款和承诺书
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两公司通过现金借款、预售宅基地或商铺等方式进行融资。原告陈xx两次向被告借款1176000元。后来,由于资金链断裂等原因,导致两公司无法正常经营。随后,两公司分别向原告陈xx签署承诺书,承认欠陈xx本金122万元,并承诺按月利率2.5%支付利息。
偿还情况
被告陆续向原告支付了一部分利息和本金,截至起诉之日,已支付利息66万元,支付至2012年4月份。然而,余下的借款本息经过多次催收未果,原告不得不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告连带偿还借款本金122万元及自2012年2月14日起按月利率2.5%计算的利息,并承担诉讼费用。
分歧
借款金额和偿还义务
1. 原告借给被告的款额是多少?偿还本金及利息是多少?尚欠多少?2. 被告是否应承担偿还义务?由谁承担偿还义务?
评析
法院认为,被告xx公司和aa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的责任仅限于其出资额,而公司对债务承担全部责任。由于原告陈xx是两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且两公司的收入和支出已混同无法区分,因此被告xx公司和aa公司应当共同对本案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当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才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原告主张被告龚xx、曹xx、刘xx、姚xx、姚xx作为两公司的股东未足额缴纳出资额,因此应对被告xx公司和aa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然而,原告未能提供证据证实这一主张,并且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因此法院不予支持。至于被告aa公司、龚xx、xx公司、曹xx、刘xx认为原告借给被告的款项是汇入姚xx的个人账户,没有汇入公司的账户,属于姚xx个人使用,法院经核查发现虽然原告借款汇入了姚xx的个人账户,但两公司的开支也有部分是从姚xx的个人账户支付,且有被告aa公司出具的收据证实本案债务。因此,法院认为被告aa公司、龚xx、xx公司、曹xx、刘xx应对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条、第五十六条、第五十八条、第二百零五条、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经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法院作出如下判决:一、被告xx公司和aa公司连带偿还原告陈xx借款本金66万元及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计算的利息(自2012年5月1日起计算至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限最后一日止);二、被告xx公司和aa公司连带偿还原告陈xx预购商铺欠款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以欠款本金17.6万元,自2012年2月14日起计算至2012年3月16日;以欠款本金7.6万元,自2012年3月17日起计算至2012年5月2日止);三、驳回原告陈xx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9184元,由被告xx公司和aa公司共同负担14000元,由原告陈xx负担518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