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1-15
男女平等原则是宪法原则,也是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根据该原则,夫妻共同财产的所有权及处理权应平等分配给双方。具体表现为,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时的权利应平等对待。在日常生活中,若需要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任何一方均有权做出决定。而当夫或妻需要做出重要处理决定时,双方应平等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如果有第三方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另一方不能以不同意或不知情为由与善意第三人对抗。
为了保护妇女的权益,我国在离婚财产分割中应倾向于保护妇女的权益。这是因为目前我国妇女的经济状况普遍较男性差,为了确保妇女在离婚时不因经济问题而受到影响,不至于生活水平严重下降或陷入困境。此外,为了保障子女的健康成长,避免他们在父母离婚后生活水平急剧变化,分割共同财产时应偏向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
在一方的过错导致的离婚案件中,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照顾无过错方的权益。过错行为包括通奸、姘居、重婚、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等。这些过错行为给无过错方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严重破坏了夫妻情感。因此,在离婚财产分割时,无论是无过错方主动要求离婚还是被起诉要求离婚,都应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予以照顾和补偿,以弥补其所遭受的身心伤害。
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考虑是否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首先,不能破坏财产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其次,应尽量保持分割后财产的原有功能。例如,对于一方工作或职业需要的工具和图书,应分割给需要的一方;对于具有特殊价值的财产,分割时应考虑其来源;对于共同经营或承包的项目,应分割给具备经营能力和经验的一方。在考虑夫妻共同财产时,也要充分考虑当事人和子女的实际需求,避免侵害生活必需品。
在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中,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夫妻双方可以自由协商处理共同财产的分割。自由协商的前提是双方在无任何外来压力的情况下做出决定。自愿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表现形式包括一方多分、另一方少分,甚至全部夫妻共同财产由一方享有。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当事人在离婚时达成的财产分割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男女双方在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对财产分割问题改变主意,请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人民法院应受理。人民法院在审理后,如果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将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在夫妻离婚分割财产时,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不能将属于国家、集体和他人所有的财产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