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8-28
根据婚姻法解释(一)第28条和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物质损害赔偿可以采用支付赔偿金等方式进行承担;精神损害赔偿可以根据无过错方的请求判令有过错方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的确定,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的规定,综合考虑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造成的后果、过错方的经济能力和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进行确定。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必须是无过错一方。只有无过错一方才能向有过错一方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而不能向其他人提出赔偿请求。婚姻法第46条所指的无过错方,只限于离婚夫妻的无过错一方。对于因不合法婚姻如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以及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无论采用何种手段)中存在的无过错方,不享有该项请求权,因为这种无过错方不具备适格的主体资格。
离婚赔偿请求只能提向自己的配偶,而不能提向合法婚姻以外的其他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9条第1款明确规定,承担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为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该条所指的配偶中有过错的一方与无过错一方互为配偶。对于请求赔偿时要求配偶以外的第三者进行赔偿的情况,缺乏法律依据,法院也不予支持。
行使离婚赔偿请求权必须满足法律规定的过错情形,并因此导致离婚。也就是说,只有一方违反婚姻法第3条第2款的禁止性规定导致离婚,才能行使此项权利。筆者认为,此要求过于严格,不利于具体操作。应将吸毒、赌博等行为纳入过错范围,以更好地发挥婚姻法第46条保护无过错一方的作用。对于不起诉离婚但根据该条提出赔偿请求的情况,法院不予受理。对于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情况,不支持当事人基于婚姻法第46条提出的赔偿请求。
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法院不予支持;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根据第46条规定提起赔偿要求的,法院不予受理。损害赔偿请求应当与离婚诉讼请求同时提出。这样符合法律规定又有利于确定赔偿数额和保证判决得到执行。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解释第30条规定了法院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以避免审判实践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未得到保护。
对于符合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情况,无过错方不同意离婚且不提起赔偿请求的,应从保护无过错方的角度出发,允许其在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赔偿诉讼,但不是无限期的。对于无过错方作为被告,在一审时不同意离婚且不提出赔偿请求,但在二审期间提出的情况,法院应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告知无过错方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