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日平均工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标准法律知识

什么是日平均工资

点击数:69 更新时间:2024-05-14

 
293295

   第一种方法用“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除以365天来计算“日平均工资”,表面看来在数字逻辑上是严谨的,但在法律逻辑上却是错误的,既没有法律依据,又损害了赔偿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因为,以365天作除数,扩大了年度法定的工作天数,在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实际工作时间,就降低了日平均劳动报酬,直接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工资”是作为劳动报酬按期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或实物。“日平均工资”即劳动者平均每工作一天应得的报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3日发布并实施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工作天数调整为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月平均工作天数调整为250天÷12月=20.83天。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平均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平均工资”的计算应为: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日平均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天;

   故,计算“日平均工资”的正确方法应为: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12月÷21.75天。

   法律具有社会属性,是群体意识的体现,是权利义务的规则。权利义务的救济保护适用法律思维和法律逻辑。数学逻辑和法律逻辑不能混同,否则就会背离法律的群体意识和社会属性。采用365天对“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进行计算,侵害了劳动者节假日休息的法定权利,对受害人一方有失公平。以法定工作日为计算基数,法律依据充分,法律逻辑清楚,既遵从了法律的规定,又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受害人的合法利益。故作为以维护当事人利益为己任的律师,恳望同仁首当其冲,努力为之。

延伸阅读
  1. 2020年离职赔偿金标准
  2. 害赔偿项目和计算办法
  3. 离职补偿金的月平均工资如何计算
  4. 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计算方法
  5. 没有签合同被辞退如何赔偿

工伤赔偿热门知识

  1. 自己工作不小心导致受伤,还能申请工伤吗
  2.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
  3. 工伤十级私了赔偿金额的合理性
  4. 建筑工地工伤事故处理程序
  5. 工伤赔偿申请法律援助,开庭通知书会寄给谁
  6. 受伤如何申请工伤赔偿
  7. 劳动能力鉴定出来后如何申请赔偿
工伤赔偿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