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2-19
工伤职工可以自行申请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当工伤职工遭受工伤事故伤害,并经过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若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工伤职工可以自行向公司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在特殊情况下,申请期限可延长至30日。工伤职工、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一般情况下,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应经企业签字后报送。
如果遇到企业不签字的情况,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可以直接提交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接到用人单位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组织工伤保险机构进行调查核实。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1、职工发生工伤事故,相关单位负责在24小时内向人事处填报《职工受伤事故报告表》。
2、工资科了解事故发生经过,并收集伤情治疗诊断材料,填制《职工伤残鉴定表》,介绍受伤职工去指定医疗机构作病情鉴定后报处务会研究。
3、必要时,拟定函件及相关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4、根据鉴定结果,依据相关政策办理相关事宜。处理结果报处长。
5、其他有关事项本程序中未明确的,按人事工作相关程序办理。
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费用,若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申请,则费用由单位支付;若由被鉴定人申请,则费用由被鉴定人在申请时预付,若鉴定结论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及以上,则费用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负担。若没有单位,则鉴定费用由个人负担。
重新鉴定的鉴定费用由申请方预付。若重新鉴定结论与原鉴定结论相符,则费用由申请方负担。若重新鉴定结论与原鉴定结论不相符,则费用由原鉴定机构负担。
因伤情或病情变化需要再次申请鉴定所需的费用由申请方负担。
工伤事故发生后,劳动者应及时就医处理,并积极督促用人单位尽快提起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怠于申请,遭受人身损害的劳动者及其近亲属可以主动向当地的认定机关提出申请。只有在被认定为工伤之后,劳动者才能请求支付工伤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