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法律政策文件对征地补偿标准的相关规定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5-12
导读: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征地补偿标准的更新频率问题
征地补偿标准滞后性问题引发关注
在征地实践中,征地补偿标准的滞后性问题备受关注。一些地方多年未更新和调整征地补偿标准,导致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难以保持不降低。农民们抱怨称,“拆迁致富是城里人的事,我们农村人越拆越穷。”
网友对征地补偿标准更新频率的观点
关于征地补偿标准的更新频率,网友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征地补偿价格每两年调整一次才是科学合理的。”还有人表示,“至少每年更新一次,因为房价随时在变化。”甚至有人提出,“征地补偿标准必须每三个月公布一次。”
征地补偿标准制定的公平合理性
虽然有网友提出“土地是村集体的,价格应由老百姓决定”的看法,但征地补偿标准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定流程,不能由部分被征收人决定,而且必须公平合理。
担忧征收方补偿标准的滞后性
一些人担心征收方的补偿标准“换汤不换药”,即每五年公布一次,但如果不进行调整,实际上仍然使用十年前的标准。
法律和政策文件对征地补偿标准的规定
与土地征收密切相关的《土地管理法》只对征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具体赔偿标准进行了规定,而对征地补偿标准的更新频率并没有具体规定。这给了征收方钻空子的机会。
征地补偿标准更新频率的相关规定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制订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工作的通知》的附件《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测算指导性意见(暂行)》,统一年产值标准应每3-5年调整一次。另外,《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测算指导性意见(暂行)》中规定,征地区片价应每3-5年调整一次。
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的规定
为了解决征地补偿标准滞后性问题,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特别加入了对征地补偿标准更新的强制性条款。根据草案第十七条规定,征地补偿标准应根据省级政府制定的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并至少每五年调整或重新公布一次。
被征收人面对滞后的补偿标准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征收方拿出的滞后补偿标准,被征收人应擦亮双眼,不要盲目签字。要客观审查补偿标准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可以申请听证并提出异议,要求更新补偿标准。此外,在征收土地公告下发后,还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来要求提高补偿。
留言讨论
欢迎各位网友留言讨论,对于征地补偿标准的更新频率应该是多久一次,你有什么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