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补偿款的给付是否属于行政行为
点击数:45 更新时间:2024-03-19
导读:征地补偿款的给付当然属于行政行为,行政行为具有非常鲜明的法律特征,比如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为,行政行为属于行政管理的表现形式,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可以产生相应的行政法律效果的。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征地补偿事宜。
征地补偿款的给付是否属于行政行为?
征地补偿款的给付被认定为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认定标准如下:
1.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
征地补偿款的给付是由行政主体进行的行为。
2. 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的行为。
征地补偿款的给付是行政主体行使其行政职权,进行土地征收管理的行为。
3.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征地补偿款的给付是行政主体实施的具有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征地补偿协议的基本内容
征地补偿协议通常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 征地方和被征地方的基本信息;
2. 土地的位置和面积;
3. 土地补偿费;
4. 土地补偿费的支付相关手续的办理;
5. 土地的动迁及净地交付;
6. 拆迁方的承诺;
7. 违约责任;
8. 争议解决。
征收国有土地的补偿项目
征收国有土地的补偿项目包括:
(一) 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 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 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征地补偿流程
征地补偿的流程如下:
1. 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
2. 进行调查;
3. 征地批准事项应当网上公告;
4. 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5. 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
6. 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
征收国有土地的法定条件
征收国有土地的法定条件包括:
(一) 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 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 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 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五) 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六)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事实上,行政征收本身就属于行政行为,在行政征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先补偿后搬迁的政策,被征地者是从行政机关领取行政补偿款的,所以行政补偿款的给付肯定属于行政行为,行政机关需要按照规定好的补偿政策支付补偿款,任何工作人员不能私自截留征地补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