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12-26
农村自建房屋买卖的重要条件是房屋只能在本集体范围内进行买卖,即仅限于本村的村民之间进行交易。此外,卖方在准备出售房屋之前,必须获得村委会的同意。对于这些要求的明确理解至关重要,否则房屋买卖将面临无效的风险。
众所周知,农村房屋是建立在农村宅基地上的,而农村村民对农村宅基地仅享有使用权,而不具备所有权。这是由我国集体土地所有制规定所决定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严禁买卖农村宅基地。然而,对于建在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是否可以买卖并没有明确规定。根据司法实践和法理逻辑,农村房屋进行买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受让对象是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
2. 受让人没有其他房产。
3. 转让的房屋是经过合法批准建造的,并符合当地规定的标准。
4. 房屋买卖必须经过集体经济组织的批准。
除上述条件外,其他情况下农村房屋原则上是不允许买卖的。例如,城镇居民由于不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因此不得购买农村房屋。
购买农村房屋时,除了满足上述购买主体要件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房屋买卖必须获得集体经济组织即村民委员会的书面同意。
如果房屋是共有的,必须征得其他共有人的同意。
购买者应提交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土地证、房产证等相关材料的原件。
购买者应前往产权登记部门查看房屋产权是否存在抵押等担保,以及是否有人民法院采取查封等财产保全措施。
购买者应订立书面买卖合同,并办理审批、过户等手续。房屋买卖合同应经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并办理“宅基地证”或“集体土地使用证”的过户更名手续。此外,还应前往房产管理部门依法办理“房产证”的过户更名手续。
总之,在农村进行房屋买卖时,必须确保买卖双方符合条件,买方没有其他房产,转让的房屋合法且符合当地规定,并且必须获得村委会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