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占有权于所有权的区别是什么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1-05
导读:土地占有权和所有权的区别在于占有权属于所有权的一种,土地所有权包括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跟集体,但国家跟集体肯定要依法经营和分配土地,所以,土地所有权人不一定对土地有实际占有权。
土地占有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土地占有权与所有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所有权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所有人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而土地占有权则是所有权的一部分,包含了对土地的占有和使用权。
土地所有权的法律特征
土地所有权具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
- 专有性:土地所有权是一项专有权,只能由国家或农民集体享有,其他单位或个人不享有土地所有权。
- 交易限制性: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转让土地。因此,土地所有权的买卖、赠与、互易和以土地所有权作为投资等行为都是非法的。
- 权属稳定性:由于土地所有权的专有性和交易限制性,土地所有权处于高度稳定的状态。除非国家依法征用集体土地,土地所有权的归属状态不会改变。
- 权能分离性:土地所有权包括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一种最全面、最充分的物权。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法律将土地使用权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物权形态。
- 排他性:土地所有权具有排他性,即一块土地只能有一个所有者,不能同时有多个所有者。
- 追及力:当土地被他人非法占有时,无论土地转入何人或何单位的控制,土地所有权人都可以向其主张权利。
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区别
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之间存在以下区别:
- 所有权人不同:国有土地的所有权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公民,而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是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 用途不同:国有土地主要用于他用或生产工作自用,而集体土地除了可以进行自用外,还可以用于生活和经营自用。
综上所述,在司法实践中,大多数实际占有土地的人是土地使用权人,他们对土地拥有占有权,但并不具备土地所有权。由于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法律性质不同,因此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和相应的法律依据也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