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打征地补偿款给村民是否合法?— 从法律角度分析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3-11
导读:补偿未谈好就直接打款到被征收人账户,其实是不合法的。补偿款强行打给被征收人,是对被征收人要求合法合理补偿权利的侵犯,对于征收方这种行为不满意,被征收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征地补偿款强行打款的合法性及补偿提高问题
1. 强行打款的合法性
江苏某地的柳先生因修建高速公路而被征收了五亩耕地。由于对补偿价格不满意,他没有签署补偿协议。然而,征收方却强行将征地补偿款打给了柳先生,并声称补偿款已经支付,不同意征收也无济于事。类似柳先生这样遭遇的被征收人并不少见。被征收人是否只能接受征收方所述的强制行为呢?这种强制行为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被征收人应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我们请明拆迁律师为大家进行分析。
2. 强行打款的心理动机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在强行打款的情况下,征收方和被征收人分别有怎样的心理动机。对于征收方来说,他们处于强势地位。当征收方与被征收人的谈判长时间没有结果时,他们可能会失去耐心,或者因征收项目的紧迫性而单方面强行将征地补偿款打给被征收人,以为这样就可以形式上合法地征收土地。对于被征收人来说,他们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他们害怕征收方的权力;另一方面,他们的法律意识较弱。在补偿谈判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他们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当征收方将补偿款打到被征收人的账户时,被征收人可能认为一切已经定局,只能接受现状,最终妥协接受补偿价格。这也是被征收方经常被利用的一点。
3. 强行打款的合法性问题
征收方的强行打款行为实际上是不合法的。主要的法律依据如下: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的规定,对于补偿标准有争议的情况,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作出裁决。根据该规定,补偿价格的决定不是由征收方单方面决定的,而是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协调或裁决的书面文件。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1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诉讼。征收方强行将补偿款打给被征收人,侵犯了被征收人要求合法合理补偿权利,被征收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征收方将补偿款强行打给被征收人的强制行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被征收人对补偿价格不满意仍然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被征收人的维权措施
面对征收方强行打款的违法行为,被征收人应该如何维权呢?首先,被征收人应该多学习了解土地征收方面的法律知识,例如《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其次,如果补偿问题一直无法达成一致,被征收人感觉征收方不会再让步,就应该做好维权的准备。在出现强行打款或强征土地的违法情况时,被征收人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不要动用这笔款项,因为一旦动用,可能无法解释清楚;其次,收集征收文件,保护好土地证件,并对土地现状进行拍照录像等取证工作;最后,对征收方的谈话进行录音取证。最后,如果发生强行打款的违法行为,建议被征收人尽快联系专业的征地拆迁律师,并将收集到的证据提交给律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补偿确实不合理或偏低,被征收人可以依法要求提高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