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3-05
根据我国的土地性质划分,全国的土地主要有国有和集体所有两类。农村的土地如果没有经过依法征收,所有权通常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也就是归全体村民所有。
一旦征收方将征地的土地补偿款发放到村里,具体的分配方案就需要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如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和分配方案,必须经过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召开村民会议时,应有过半数的十八周岁以上村民或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会议所作决定必须获得过半数参会人员的通过。
因此,在合法的情况下,村里制定分配方案必须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讨论,村民们有权参与补偿款分配方案的讨论和确定。
对于那些未被征地的村民,他们是否有资格分配补偿款可能是一个疑问。实际上,根据土地归属,整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村里的土地,因此其他村民也属于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当村民会议考虑将征地补偿款分配给全村成员时,失地农民可以要求将村集体现有的土地也在全村范围内进行统一调整分配,以保障公平。
例如,福建三明市的一个案例中,一部分村民提起诉讼反对征地补偿款只分配给被征地的村民小组成员。法院经审理认为,这个分配方案是经过合法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程序合法有效,内容得到了半数以上参会成员的同意,因此该方案应得到支持和正常施行。
在补偿款分配过程中,常见的情况是村委会要求截留一部分补偿款用于村里。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截留部分补偿款本身并不一定违法,但农民朋友们需要注意,截留的比例和使用方式需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且使用过程需要向村民公开明账。
如果村委会直接扣留补偿款而没有经过合法程序,农民朋友们可以提出异议,向政府和有关部门举报违法行为,或通过起诉等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当征地补偿款发放到村里后,村委会必须组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补偿款的分配方案,全体村民都有知情权。如果村委会没有依法召开村民会议,直接自行决定,或会议程序不合法,或决定侵害了农民朋友的利益,农民朋友可以通过向政府和有关部门举报,或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作为被征收人,没有参与征地补偿款分配方案的制定,甚至没有听说过相关村民会议的召开,一定要保持警惕,并及时启动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