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6-14
自去年住建部发布整治违建的通知以来,各地城市和农村纷纷展开了一系列拆违行动。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土地资源宝贵,拆除违章建筑可以释放出更多土地用于耕种。然而,许多农村房屋没有合法的房产证或手续,很容易被认定为违建并被拆除。
我国对违建房屋持零容忍态度。没有取得规划许可证的房屋必须拆除,擅自改变规划设计图的建筑物也要拆除,以及临时建筑建设超过有效期的也要拆除。
同时,农村存在五类房屋将面临拆除的情况:
一户农户拥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的房屋,即一户多宅,违反了农村住房政策的“一户一宅基地”规定。地方政府会要求这些农户有偿退出多余的宅基地,并拆除多余的房屋。补偿只针对地上的房屋和附属物,宅基地不会得到补偿。
外地非农业户口的人在农村居住,并从当地农民手中购买房屋或宅基地进行建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城市户口不能购买农村房屋或建房,因此这样的房屋一旦被土地部门发现,也会被拆除,并收回宅基地。
各地对农民享有的人均宅基地面积和家庭宅基地总面积有严格的政策限定。通常来说,农村人均宅基地面积一般严格限定在30-35平方米左右,而家庭宅基地总面积通常不超过120平方米。
随着农民进城务工或在外购房,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大量农房被闲置,长年无人居住。这类房屋目前正在被拆除。
一些经济落后、基础条件差的地区,农村农民逐渐搬迁到乡镇居住,简单结构的老房子无人打理,逐渐因为风吹雨淋而成为危房。此外,一些房屋主人去世后没有继承人,这些房屋也会被拆除。
通常情况下,对于农村闲置农房的拆除,国家会进行一定的补偿。农民可以了解当地的相关政策,以避免自己的闲置宅基地被无偿收回。
对于无法满足居住需求的农户,建议主动向村里申请,并由村里向上级报告,取得建房许可后再进行建房,以避免遭受拆违。
同时,拆除农村违建也必须按照法定的拆迁流程进行,任何没有文件便擅自拆除的行为都是违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