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5-05
农村大棚是一种科学种植/养殖方法,用于农耕种植和畜禽养殖。它是一种农业生产设施,通常由塑料薄膜、玻璃或其他材料建造而成,能够透光并保持一定温度,以抵抗自然灾害。大棚附建的看护管理房用于存储种子、肥料等材料,并提供农民休息的场所。
违法大棚房是指以农业大棚为名,在农村耕地上进行非农业建设的房屋。这些大棚房改变了耕地的农业用途和土地的性质,例如将大棚内部和周围地面硬化,建成农家小院或度假别墅,用于农家乐经营或出售、出租给城市居民。
2018年9月,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的方案》,全面清理违法大棚房,遏制农地非农化。
根据方案,国家集中打击和清理三类问题的大棚房:在农业园区内占用耕地或在耕地上违法建设非农设施,特别是别墅、度假设施等;在农业大棚内违法占用耕地建设商品住宅;建设农业大棚看护房严重超标准,甚至违法改变性质用途,进行住宅类经营性开发。
据报道,截至今年3月17日,全国共发现约16.8万个违法大棚房,涉及占用耕地约13万亩。地方政府正在逐步拆除这些违法建筑,并推进耕地的复耕工作。
违法大棚房是违建,因此在依法拆除时不会进行补偿。然而,拆除后的财物和材料仍属于权利人的合法财产。
如果农民朋友的合法大棚被错误认定为违法大棚并要求拆除,他们有权提出申辩并通过复议等法律途径纠正查处机关的错误。对于已经被错误拆除的大棚,农民朋友们可以在确认拆除行为违法后,申请国家赔偿以挽回损失。
如果农民朋友遇到的是征地活动,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他们有权主张耕地上其他附属物的补偿。如果拆迁方拒不给予补偿,农民朋友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核实征地项目的合法性,并争取应得的补偿。
农村土地是农民的根本,涉及到许多重要权益。无论农村土地政策如何变动,保护耕地红线和合法用地,拒绝违法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是每个农民都应该坚守的底线。
国家正在努力推进农村土地政策改革,以帮助农民实现土地权益。然而,任何尝试都不能违法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不能让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冲击和挤压。
农民朋友们应坚守自己的土地,避免触碰法律的警戒线,保护自己的长远利益,避免被他人的私欲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