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1-22
在棚户区改造项目中,有些被拆迁的房屋可能被认定为违法建筑或存在一户多宅的情况,导致无法获得补偿。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相应的应对。
根据《行政强制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于需要强制拆除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行政机关应当通过公告的方式限期要求当事人自行拆除。如果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并且不拆除,行政机关可以依法进行强制拆除。
即使房屋真的是违章建筑,被拆迁人仍然有复议和诉讼的权利,可以通过法律程序争取更多的补偿。这样可以为谈判争取更多的时间。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采取非法方式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以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如果违反规定造成损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被拆迁人可以选择向主管部门申请查处相关违法行为。同时,建议被拆迁户通过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问题。由于供水、供电方与被拆迁人存在合同关系,因此通过法院来维权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此外,被拆迁人还可以要求对方进行公平赔偿。
如果遭遇暴力强拆,首先应立即报警并保留报警录音。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收集证据,如拍摄到场的领导人物、车牌号等重要信息。虽然有时警方可能不出警或不处理,但报警仍然是为了后续维权提供一条通道。
无论是否收集到强拆的证据,被拆迁人都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启动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