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13
被拆迁人可以向国土资源局和规划部门提交信息公开申请书,以查看与房屋或土地征收相关的信息。
若被拆迁人在拆迁过程中遭到威胁、殴打等暴力行为,应掌握相关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警。如果公安机关对报警置之不理,被拆迁人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或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若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因暴力拆迁而受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某市A公司是一家依法设立的民营企业,拥有位于该市郊区西山路上的一套厂房。由于郊区修建新路,A公司的厂房被征收。然而,A公司与被拆迁人之间一直未能达成补偿协议。在协议未达成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开始强行修路,并强行断电停水。随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认定A公司的厂房为违法建筑,并要求A公司在7天内自行拆除。然而,第二天,有200人闯入厂房,将设施拆毁。
A公司立即报警,并聘请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A公司提供的厂房设施毁损证据以及公安机关提供的相关证据,确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厂房的违法认定以及强拆行为的违法性。因此,法院判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赔偿A公司因此次强拆遭受的损失。
根据《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采取暴力、威胁或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应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根据《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采取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依法进行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给予治安管理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