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3-03-14
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城管)是负责城市管理执法的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城管的主要职责是贯彻实施国家及本区域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然而,从城管的职责范围来看,城管并不具备征地拆迁的主体资格。
尽管城管不具备征地拆迁资格,但在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城管参与征地拆迁工作。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首先,行政机关内部的工作分配非常复杂。征收方除了负责征地拆迁之外,还需要承担其他许多工作。由于征收方负责人有限,而被征收人却众多,征收方通常会委派城管部门来实施具体的拆迁工作。
其次,将拆迁工作交由城管部门执行可以推卸责任。拆迁最终需要签订安置补偿协议,一方是被拆迁人,另一方是征收方。如果城管签署了这份协议,一旦发生纠纷,被拆迁人无法依据协议追究拆迁方的责任,也无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被拆迁人只能撤销协议并重新谈判补偿。然而,通常情况下,协议签订后,房屋很快就被拆除,当被拆迁人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时,房屋已经不存在,这将影响维权的举证难度和胜算。
第三,城管在一些地方的形象并不完美,甚至一些城管执法行为粗暴,引起了公众的反感。对于某些征收方来说,让城管执行具体的拆迁工作可以更容易地使软弱的被拆迁人妥协并签署协议,从而更高效地完成签约。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四条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以下简称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由此可见,具备实施拆迁工作资格的是市县级人民政府,即使是乡镇政府也没有主体资格,更不用说城管部门了。因此,城管直接执行拆迁工作是违法的。
因此,拆迁律师在此提醒被拆迁人,如果遇到城管直接组织实施拆迁工作,您可以直接拒绝,因为城管并没有征收主体资格。征地拆迁事关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平时要多了解相关法律知识,遇到违法行为时,要勇于说不,切莫让行政机关侵害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