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是否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待遇法律知识

工伤赔偿是否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4-05-24

 
279955
导读:工伤赔偿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单位没有按照规定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出现工伤事故,相关补偿费用需要由单位来支出,只要职工取得的这笔所得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范围,就能免征个人所得税。

一、工伤赔偿是否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相关法规规定,职工因工伤事故获得的工伤赔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工伤医疗待遇等,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单位未按规定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导致工伤事故发生,相关补偿费用需要由单位承担。只要职工获得的这笔收入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范围,就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

然而,对于停工留薪期工资是否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存在理解和做法上的争议。

有人认为,停工留薪期工资属于工伤保险待遇的一部分,因此不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另一些人提出质疑,工伤保险待遇的具体内容中并不包含停工留薪期工资,并且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是按照原工资标准发放,应属于工资薪金范围,因此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工伤赔偿程序

1. 工伤报告程序

单位应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的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交工伤报告。

2. 工伤认定程序

如果单位未提起工伤认定,工伤者必须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社保经办机构进行调查认定后,将书面通知单位和伤者。

3. 工伤鉴定程序

在职工申请工伤鉴定被认定为工伤后(即完成工伤认定程序),在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后,县级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将对其伤残等级进行评定。

4. 协商赔偿程序

如果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工伤赔偿将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根据标准发放。如果单位未参保,则需要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依据标准进行赔偿。

5. 劳动仲裁程序

如果与用人单位无法协商解决,可以根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6. 法院审理程序

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如果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7. 执行程序

仲裁或判决生效后,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用,可以根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进行执行。

8. 申诉程序

对生效判决不服,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但一般情况下较为困难。

根据规定,在工伤认定和赔偿金额计算后,双方可以就赔偿方式和金额等问题进行协商。如果能够协商解决,那是最好的。如果无法协商解决,劳动者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只能采取仲裁和诉讼的方式进行。

延伸阅读
  1. 平价转让股权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 民间借贷利息个税应缴纳多少?
  3. 新三板转制中的税收状况汇总
  4. 股权激励是否需要申报个人所得税
  5. 私营独资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一样吗

工伤赔偿热门知识

  1. 自己工作不小心导致受伤,还能申请工伤吗
  2.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
  3. 工伤十级私了赔偿金额的合理性
  4. 建筑工地工伤事故处理程序
  5. 道路施工开发票应缴纳的税款
  6. 受伤如何申请工伤赔偿
  7. 劳动能力鉴定出来后如何申请赔偿
工伤赔偿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