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待遇仲裁时间的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待遇法律知识

工伤待遇仲裁时间的规定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4-13

 
279768
导读: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工伤,申请劳动仲裁鉴定的期限是一年,时间是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害之日开始计算的,工伤事故的鉴定可以由单位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也可以由当事人自己申请。

一、工伤待遇仲裁时间的规定

一年的劳动仲裁期限

根据工伤赔偿产生的劳动争议,劳动者必须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计算起始日为工伤争议产生之日。

仲裁时效期间的计算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仲裁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仲裁时效的中止和继续计算

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无法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仲裁时效将中止。从中止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将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终止的申请时限

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发生拖欠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后,劳动者必须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

二、工伤事故赔偿程序

1. 知悉工伤事故损害的发生

用人单位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内,必须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案(节假日、周日顺延),同时伤者需前往工伤保险指定医院就诊。

2. 提出工作认定申请

职工在发生事故伤害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必须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下,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适当延长。

3. 启动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一旦申请工伤认定,将启动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4. 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需向经办机构提供以下材料,以报销工伤医疗费用:

(1) 工伤认定通知书、诊断证明。

(2) 工伤者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3) 门诊病历复印件、收费发票、处方复印件及相关检查、化验单据复印件。

(4) 住院病历复印件,住院证、出院证。

(5) 出院费用清单、每日清单、住院收费发票。

工伤申请仲裁的时间为一年。工伤发生后,用人单位必须在24小时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案,并申请工伤鉴定,提供所需材料,启动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用人单位可携带工伤认定通知书、员工身份证、病历资料进行工伤医疗费用报销。

延伸阅读
  1. 没有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
  2. 劳动仲裁时效期间及中断、终止规定
  3. 劳动仲裁与上班要求的区别
  4. 仲裁受理口头辞退的法律依据及时效
  5. 劳动争议裁决的终局情形

工伤赔偿热门知识

  1. 上班摔伤的赔偿问题
  2. 保险理赔误工费的计算方法和规定
  3. 企业破产时工伤待遇的解决办法
  4. 工伤期间的停工留薪规定
  5. 交通事故工伤的法律认定和待遇问题
  6. 大脚趾骨折工伤的补偿金额和评级标准
  7. 工伤赔偿协议的诉讼时效
工伤赔偿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调岗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2.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仲裁申请书范本
  3. 装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4. 销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