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3-09-18
如果在所有股权转让完成后,没有任何股权留在原股东手中,那么就不存在抽逃出资罪的问题。但如果原股东仍持有部分股权,那么就有可能涉及到抽逃出资罪,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抽逃出资罪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规定,在公司成立后将其出资抽逃的行为,若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构成该罪。
受让股权是指股东将股权转让给非股东的行为,必须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的同意。股东应当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并在其他股东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情况下,视为同意转让。如果其他股东中超过半数不同意转让,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转让的股权;如果不购买,则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若有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应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如果协商不成,则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抽逃出资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公司发起人是指依法创立筹办股份有限公司事务的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是不确定的社会公众,人数众多且相互关系松散,且存在股票转让的可变性。因此,在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不可能存在全体股东共同协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必须有一些人或单位按照法律规定,筹办创立股份有限公司所需的各项事务,如向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省政府报批、制定公司章程、召开创立大会、公告招股说明书、签订承销协议等。这些人和单位即为公司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