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3-10
在单位不支付工伤待遇的情况下,劳动者是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并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如果用人单位仍拒绝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工伤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用(按实际报销)、生活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停工留职期间的工资、后续治疗费用。对于造成伤残的情况,还应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根据工伤等级的不同,七级工伤赔偿标准也不同。
根据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标准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
当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我国法律对于工作性伤害有明确规定。因此,在发生事故伤害后,首先需要进行工伤认定。只有在确定为工伤的情况下,才能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如果单位不支付工伤待遇,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