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04-07
停工留薪期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停止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在停工留薪期内,如果工伤职工需要护理,根据医疗机构的建议,用人单位应派人进行护理。如果用人单位未派人进行护理,护理费的计算标准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执行。如果在住院期间有专门的护工进行护理,护理费的金额按照护理费单据上载明的金额确定。如果安排有固定收入来源的亲属进行护理,护理费的金额按照亲属收入证明上载明的金额确定,但不得超过当地上一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如果安排无固定收入来源的亲属进行护理,护理费的金额可以按照当地一般护工市场价格水平确定。
第二种方法是参照上年度用人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护理费。
工伤职工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定残,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护理级别后,工伤保险基金以统筹地区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完全依赖生活护理费50%、大部分依赖生活护理费40%、部分依赖生活护理费30%的标准支付护理费。
在停工留薪期这段时间,即在评定伤残等级之前,如果工伤职工存在生活自理障碍需要护理,治疗工伤医疗机构应出具书面证明,并由用人单位负责护理。用人单位可以派人进行护理或者支付护理费让工伤职工本人请人进行护理。护理费的支付标准按照当地规定执行,如果没有规定,则按照定点医疗机构的护工费标准执行。
在工伤治疗终结后,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鉴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是否构成伤残以及伤残的等级,并确认是否需要生活护理。如果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生活护理费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
如果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则应继续承担工伤职工评残后的生活护理费。
根据规定,被认定为工伤并缴纳了工伤保险费的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包括护理费。护理费分为停工留薪期护理费和评定伤残等级后生活护理费两种,支付义务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