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3-24
停工留薪期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接受工伤医疗而暂停工作的期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和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工伤职工可以享受护理费待遇,其赔偿标准分为以下两种:
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执行。如果住院期间有专门护工提供护理,护理费的金额将根据护理费单据上的具体金额确定。如果安排有固定收入来源的亲属进行护理,护理费的金额将根据亲属收入证明上的具体金额确定,但不得超过当地上一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如果安排无固定收入来源的亲属进行护理,护理费的金额将按照当地一般护工市场价格水平确定。
2. 根据上年度用人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一个人的标准支付。
工伤职工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定残,并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护理级别后,工伤保险基金将以统筹地区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完全依赖生活护理费50%、大部分依赖生活护理费40%、部分依赖生活护理费30%的标准支付生活护理费。
在停工留薪期内,即在评定伤残等级之前,如果工伤职工存在生活自理障碍需要护理,治疗工伤医疗机构应出具书面证明,并由公司负责提供护理。公司可以派人护理或者聘请他人护理,也可以支付护理费由工伤职工本人聘请他人护理。护理费的支付标准应按照当地规定执行,如果没有明确规定,则应按照定点医疗机构的护工费标准执行。
工伤治疗终结后,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将确认是否构成伤残以及伤残的等级,并确定是否需要生活护理。如果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生活护理费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
如果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则应继续承担工伤职工评残后的生活护理费。
根据相关规定,被认定为工伤且已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职工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包括护理费。护理费分为停工留薪期护理费和评定伤残等级后生活护理费两种,其支付义务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