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0-13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抽逃注册资本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违反公司法规定,将其出资抽回或变相转移的行为。这种行为被认定为虚假出资和抽逃注册资本,将承担民事和行政责任,同时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注册资本是指企业成立时由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财产,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和土地使用权等。一旦企业成立,投资者不得抽回出资。企业以其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而投资者以其投资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投资者投入的资产一旦进入企业,其经营使用权及归属于企业。企业对其享有法人财产权,可以用于购买设备、材料,支付职工工资、费用等。
股东借款和抽逃资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股东借款是指股东从企业借款,这在法律上是完全合法的。股东借款并不等同于抽逃资金,因为股东借款并未侵占企业的财产,同时在会计处理上也会有适当的处理。
要构成抽逃资金,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抽逃资金必须是投资者所为;(2)投资者必须侵占了被投资企业的财产;(3)投资者的侵占行为必须是秘密进行的,未进行恰当的帐务处理;(4)投资者的目的是逃避对企业债务的担保责任;(5)由于投资者的行为,被投资企业的债权人利益受损而无法得知。
对于虚假出资和抽逃注册资本的违法行为,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处罚对象应当分别认定。对于虚报注册资本的行为,处罚对象是公司和股东,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罚款和责令改正的处罚。对于单纯的虚假出资行为,处罚对象是发起人或股东,同样可以处以罚款和责令改正的处罚。而对于抽逃资金的行为,处罚对象也是发起人或股东,工商局可以给予一定比例的罚款和限期归还资金,甚至吊销执照,并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