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4-18
1) 中度智能损伤;
2) 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社交能力者;
3) 单肢瘫肌力≤2级;
4) 双手部分肌瘫肌力≤2级;
5) 一手全肌瘫肌力≤2级;
6) 脑脊液漏伴有颅底骨缺损不能修复或反复手术失败;
7) 面部中度毁容;
8) 全身瘢痕面积≥60%,四肢大关节中1个关节活动功能受限;
9) 面部瘢痕或植皮≥1/2并有轻度毁容;
10) 双拇指完全缺失或无功能;
11) 一侧手功能完全丧失,另一手部分功能丧失;
12) 一侧膝以下缺失,另一侧前足缺失;
13) 一侧膝以上缺失;
14) 一侧踝以下缺失,另一足畸形行走困难;
15) 双膝以下缺失或无功能;
16) 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30cm2;
25) 双侧完全性面瘫;
26) 一侧全肺切除术;
27) 双侧肺叶切除术;
28) 肺叶切除后并胸廓成形术后;
29) 肺叶切除并隆凸切除成形术后;
30) 一侧肺移植术;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相关单位负责在24小时内向人事处填报《职工受伤事故报告表》。
工资科了解事故发生经过,并收集伤情治疗诊断材料,填制《职工伤残鉴定表》,介绍受伤职工去指定医疗机构作病情鉴定后报处务会研究。
必要时,拟定函件(附《职工伤残鉴定表》)及相关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根据鉴定结果,依据相关政策办理相关事宜。处理结果报处长。
其他有关事项本程序中未明确的,按人事工作相关程序办理。
工伤四级伤残的具体规定已在上述工伤四级鉴定标准中列明。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了解国家工伤事故伤残等级鉴定的具体流程。在发生工伤事故后,需要在24小时内向人事处填报《职工受伤事故报告表》。随后,工资科将了解事故经过并收集伤情治疗诊断材料,填制《职工伤残鉴定表》,并引导受伤职工前往指定医疗机构进行病情鉴定。必要时,还需编写函件并附上相关材料,向上级主管部门备案。根据鉴定结果,按照相关政策办理相关事宜,并将处理结果报告处长。对于本程序未明确的其他事项,将按照人事工作相关程序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