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报注册资本罪最新规定出台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注册资本法律知识

虚报注册资本罪最新规定出台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0-08

 
27876
虚报注册资本罪是指在取得公司登记时,虚假的上报自己的注册资本行为的一种犯罪。那么,有关此罪,我国相关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虚报注册资本罪最新规定出台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虚报注册资本罪法律规定

《刑法》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的规定,如果申请公司登记时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并且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且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下,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金。

如果单位犯了上述罪行,将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司法》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如果违反本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公司登记机关将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将会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将会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将会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立法解释》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解释(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只适用于依法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

虚报注册资本罪的认定标准

罪与非罪

从主体上区分,虚报注册资本罪的主体只能是申请公司登记的个人或单位,即股东、股东代表、股东代理、董事会及成员等。非以上主体不构成犯罪。

从主观方面上区分,虚报注册资本罪的行为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过失行为不构成犯罪。如果在申报过程中,因工作上的失误或验资机构的验资证明文件存在重大失误而造成公司的虚假设立,而这些证明文件又非申请者有意提供的,就不能以犯罪论处。

从对象上区分,构成本罪,必须针对公司设立时的注册资本,即必须是虚报注册资本。否则不构成犯罪。

从手段上区分,行为人虚报注册资本的行为,是通过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或其他欺诈手段来实现的,而这些欺骗手段均指向注册资本。因此,如果行为人并未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欺骗手段而为的,就不构成犯罪。

定罪情节

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才以犯罪论处。虚报注册资本是结果犯罪,即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登记手续,是构成犯罪的前提条件。否则,即使采取了欺骗手段,但未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不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同时,行为人虽然采取欺诈手段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虚报注册资本数额也巨大,但并未取得公司登记,也不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

延伸阅读
  1. 抽逃出资罪的认定要素
  2.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辩护词
  3. 债务人申请破产,债权人的应对措施
  4. 虚报注册资本罪司法解释内容是什么
  5. 虚报注册资本罪废除引起的法律影响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股权质押需经其他股东同意吗
  2. 股权转让合同
  3. 企业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区别
  4. 财产清查的法律方法
  5. 固定资产构成上作假方式主要有:
  6. 公司增资的两种方法
  7. 公司股权变更怎么办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