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2-11-16
因工负伤、患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如果是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鉴定,鉴定费用的承担责任分为以下情况:
重新鉴定的鉴定费用由申请方预付。如果重新鉴定的结论与原鉴定结论相符,鉴定费用由申请方承担;如果重新鉴定的结论与原鉴定结论不相符,鉴定费用由原鉴定机构承担。
因伤情病情变化要求再次申请鉴定所需的费用由申请方承担。
当职工发生工伤,经过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如果存在残疾且影响劳动能力,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从一级(最重)到十级(最轻)。生活自理障碍分为3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相关资料。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如果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如果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完成劳动能力鉴定并得出鉴定结果后,可以基本确定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如果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可以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建议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工伤待遇问题。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应在组成仲裁庭后60日内作出仲裁裁决。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进入工伤赔偿诉讼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