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1-11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工伤后,并不是一定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只有在职工经过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而存在残疾或者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如果职工没有残疾或者不影响劳动能力,就不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对一个人从事体力工作能力的评估,用于确定其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劳动能力的丧失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劳动能力鉴定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涉及医学、伦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根据国家的政策性规定和明确的鉴定标准,鉴定人员需综合分析被鉴定人的病情,实事求是、客观地做出鉴定。这关系到我国对丧失劳动能力者的优惠政策。
申请工伤伤残鉴定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如果职工本人无法申请,由其直系亲属或者工会组织代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则还需要提交申请人身份证明及申请人与伤亡职工关系的证明。
如果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还需要同时提交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据材料:
如果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不完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申请材料。
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相关资料。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