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2-11-25
当公民在著作权侵权行为发生后能够与对方自行协商解决时,可以迅速有效地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权益,并避免侵权人声誉受损。如果双方不愿意协商或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调解并非解决著作权纠纷的必经程序,但当事人愿意调解、达不成调解协议或调解后反悔时,都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仲裁通常仅限于合同纠纷,并且提请仲裁必须有书面协议或书面的仲裁条款。当事人之间有效的仲裁协议排除了法院的管辖权。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是终局裁决,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著作权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促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决定,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果人民法院认为仲裁裁决有法定不应执行的情况,当事人双方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并依据该协议申请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般情况下,侵犯著作权的案件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然而,在原告难以获得被告软件的源程序的情况下,即使原告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被告也可能拒绝提供其软件源程序。此时,如果原告能够证明双方软件的目标程序相同或实质性相似,或者虽然不相同或实质性相似,但被告软件的目标程序中存在原告软件中的特有内容,或者双方软件的运行界面相同,可以认定原告已完成相应的举证责任。如果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却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并且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侵权行为的证据是最重要的。司法实践中采用“实质性相似加接触原则”,即需要有证据证明原告软件和被告软件是相同的或构成实质性相似,并且被告接触了或有可能接触了原告的软件,才能初步认定侵权行为的存在。
被起诉著作权侵权行为也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在起诉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时,需要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提出自己的诉讼请求时,要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诉讼请求的合理性。著作权侵权行为是违法的行为,损害了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