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2-12-10
根据规定,注册资本与注册资金在法律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注册资本是指企业全体股东认缴出资额的总和。它是股东在成立公司时承诺出资的金额,代表了公司的实力和信誉。注册资本与企业的实有资产数额是分离的,企业实有资产数额的变化一般不会影响注册资本的变化。此外,注册资本适用于公司制企业。
注册资金是国家授予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的财产或企业法人自有财产的数额体现。与注册资本不同,注册资金适用于依照《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法人企业。注册资金的数额与实有资产数额允许在一定幅度内波动,当企业的实有资产增加或减少超过注册资金数额的20%时,企业应按实有资产数额变更注册资金。
注册资本认缴制度的具体内容如下:
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这意味着理论上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可以申办“一元钱公司”。
取消了首期出资额至少需达到认缴注册资本总额20%的规定。这意味着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可以选择“零首付”。
不再限制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
不再规定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缴纳出资的期限。
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
不再执行企业年度检验制度,实行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
综上所述,注册资本与注册资金在法律上有明确的区别。根据规定,企业应依法变更注册资金,当企业实有资产增加或减少超过注册资本数额的20%时。在我国注册公司时,采用的是注册资本认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