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4-01-24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医疗事故纠纷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当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1、医疗机构通常不会自认为其及其医护人员的行为构成医疗事故,即使意识到错误,也可能出于赔偿和行政处分等考虑而不承认。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只能采取两个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有时医疗机构愿意与当事人进行协商,但双方对于患者人身损害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构成何种级别的医疗事故以及医疗机构在患者人身损害中承担多大责任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此时,双方需要共同委托医疗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然后,双方根据医疗鉴定结果协商赔偿金额。
根据伤害类型的不同,医疗事故的赔偿范围包括:
综上所述,医疗事故纠纷发生后需要请各科室负责人进行解决。如果解决不满意,可以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需要合法的证件和医学报告,以保障自身权益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