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11
在医疗事故纠纷庭审中,病历质证的处理程序如下:
首先,医院应将全部病历的复印件分别提交给法院和患者,并将病历原件提交给法院。患者应核对复印件与原件的一致性,并核实病历记载内容是否与事实一致。如果不一致,患者可以提供其他医院的病历、与医生的通话录音、病历书写规范等证据进行证明,并有权申请文检鉴定。
如果证据不足以认定病历是否真实,法官无法判断,会要求提出异议的一方申请病历鉴定。病历鉴定的目的是确定异议部分是否真实以及对认定医院过错的影响。如果异议部分对医院过错的认定没有影响,法院将以该病历作为鉴定依据。如果异议成立,被异议部分将不能作为鉴定依据。
最后,鉴定依据应以双方认定的病历为准。病历质证在医疗纠纷中具有重要地位。如果在病历质证阶段提出异议并被采纳,鉴定机构经过审核认为根据无异议部分的病历无法做出医院是否有过错的结论,那么医院将承担全部责任。
患者(原告)应承担初步举证责任。患者应首先证明与医疗机构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并且接受了被告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受到了损害。如果患者无法提供上述问题的证据,其请求权将无法得到法院支持。患者可以通过门诊或住院病历、检查诊疗报告单、诊断结论或诊断证明等来证明上述问题。因此,在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及时向医方要求复印病历、保存第一手资料非常重要。
医疗机构(被告)应证明其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并证明其医疗行为没有过错。这种证明不能仅仅是口头辩解,必须提供确凿的证据。
如果医疗机构(被告)无法提供具有合理说服力、足以使人信赖并符合法定要求的证据,证明其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法院将根据法律规定推定医疗机构(被告)存在医疗过错,并推定其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医疗机构(被告)将承担败诉的结果。因此,一般情况下,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来获得有利的证明。作为患者(原告)一方的代理律师,一般不会主动申请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对于医疗事故纠纷的具体处理情况,需要严格遵循上述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合法处理。如果对相关情况的认定不清楚,可以咨询律师进行合法界定,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