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医疗事故多久上报?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发生了医疗事故多久上报?

点击数:78 更新时间:2023-10-10

 
271669
导读:发生医疗事故多长时间上报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据医疗事故的等级而定,如果是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要在12小时内上报。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疗事故上报时间的规定

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不同,上报卫生行政部门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对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需要在发生后的12小时内上报。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按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于以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 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2. 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3.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疗过失责任程度的划分

医疗事故中的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1. 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 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 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 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责任程度的划分仅属于定性划分,并未完全解决定量问题,即具体应承担多少比例的责任。有人认为,主要责任应承担60%~90%的责任比例,次要责任应承担20%~40%的责任比例,轻微责任的责任比例不超过10%。

延伸阅读
  1. 九级伤残可以办残疾证吗
  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3.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程序
  4. 二级医疗事故上报时间有限制吗
  5.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指南的内容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
  2. 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书撰写要求
  3.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
  4. 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5. 美容纠纷是医疗纠纷吗
  6. 医疗纠纷药品怎么封存
  7.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一年还是三年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