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8 更新时间:2023-10-10
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不同,上报卫生行政部门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对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需要在发生后的12小时内上报。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按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于以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疗事故中的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责任程度的划分仅属于定性划分,并未完全解决定量问题,即具体应承担多少比例的责任。有人认为,主要责任应承担60%~90%的责任比例,次要责任应承担20%~40%的责任比例,轻微责任的责任比例不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