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疗纠纷是不是都会判医院过错?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09-10
导读:对医疗纠纷不一定就会判医院过错。是否是医院的过错需要经过了医疗事故的鉴定之后才能决定。双方需要就医疗鉴定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以便达到目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医疗纠纷责任判定原则
医疗纠纷的责任判定不仅仅局限于医院过错。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的解释规定,医疗机构应提供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以证明其医疗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或者证明其医疗行为没有过失。而受害人无需提供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的证据,因此不必在诉讼中提供这些证据。
医疗事故鉴定期限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医疗事故鉴定的时间限制如下:
- 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起1年内,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 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收到申请后10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受理后,应在5日内将相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可申请再次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收到申请后7日内组织再次鉴定。
- 医学会应在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所需材料,并要求当事人在收到通知后10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和书面陈述及答辩。医学会在收到上述材料和答辩后45日内完成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医疗事故鉴定的期限为7个工作日到30日,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如果患者死亡,则应在死亡后一年内提出鉴定申请。如果损害结果在多年后被发现,则从发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但超过20年的情况下法院将不予保护,鉴定也将失去实质意义。